788-sb.com
站内搜索:

也说巴州荔枝道

【2015-04-02 11:21:12】【来源:平昌县文广新局】【字体: 】【颜色: 绿

  (四)

  杨贵妃爱吃鲜荔枝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。在封建时代,至上的君权权有所好,地方官自然披肝沥胆,不可能不满足。荔枝从产地摘下后,运送者以竹筒盛装,用蜡封口,驼下马背,马脖上系铃铛,快马加鞭,日夜兼程,送往长安。《舆地记胜》引《洋州志》记载:“杨贵妃嗜生荔枝,治驿自涪陵,由达州取道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,香、色仍未变”。但《涪州志》确记的是“七日到长安”。两者说法有异,按照古代良马日行千里(平原、草原?),各驿站又可以换马接力,二千里路程三日到达无法可信。但从荔枝道整个路程的艰险程度考虑,七日比较实际。果如此,那晶莹剔透,而“密封于竹筒(一是土法保鲜,二是防止路途中挤压)然后装笼上马,长时间在秋温‘熏陶’下的荔枝会香、色仍未变”吗?也许早就烘熟了!

  2005年,本县文管所长牟邦静同志同笔者一起敲定一篇名为“江阳荔枝香长安”(江阳为古平昌名)的文章时,曾在荔枝乡一带作过实地调查。也找到了清嘉庆时修的《巴州志稿》记载明代人记的荔枝产荔枝文证,还在市场上找了很多卖荔枝的商贩,询问荔枝一旦脱离冷库,如何短期保鲜等。很多商贩和农民都说:“秋天里,把鲜活品装在竹筒里还用腊封运输肯定不行”;“别说荔枝那样娇贵,就是香蕉、柑橘也没法装在竹筒里保鲜”。“多大的竹筒才可以把鲜荔枝连枝装进去”?这是常识上都不许可的。

  平昌当地运鲜活商品如红橘等去汉中,千多年来代代相传都是用透气性能好的慈竹笼或直条木桶,桶内要隔以“火纸”(吸潮,保以适当的湿度)以保证生物的呼吸,并防止细菌的感染。因本地距西安近,不用人马日夜兼程,直接用人背,反而会减少马步的上下摩擦。两天时间可以到达,保持商品的外观和内载质量更安全。商贩们零星保存的少量待售商品荔枝,一般都会放在通风好的厨房里,侧边放一盆水就可以一天不腐,不失商品品质就是证明。

  巴州(平昌)这两条荔枝道,明确地说:它们都是米仓古道(或洋壁古道)的阶段性的称谓。米仓道实际上自秦汉以后,首先是南北文化的大交流,很自然的促成了各种民族的形成和非战争形式的分化;其次是南北两地商品物资的交换,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更新。据一些前辈亲戚讲,他们每年秋后上汉中的背老二同路人,每天有千人在路都毫不夸张;再次是一些在陕的官吏回南方,也都走这条捷径。明朝万历年间,就有湖南籍的官员把“长安古道”四个大字刊于平昌段的米仓道上。在这条道上显露得最充分最频繁的是军事的需要。历来志远的统治者都知道这“米仓道”三个字在军事上具有很高的诱惑力。它是问鼎中原的的基础和必由之道。比如秦惠王派人灭巴。是因“贪巴之富”;汉王“灭三秦”是借友好邻居巴人之手,清理其“卧榻之侧“的“鼾睡者”;诸葛亮南征和“六出”,是凭借汉中、阆中的粮秣可以从此道方便运送;唐玄宗修沿途驿站,也未必就是纯粹为了运荔枝;宋末元初,四川在米仓道上筑寨屯粮,元贵族在全国是最后才占领的川东北;明末清初,张献忠、姚黄、清兵、南明兵、吴三贵的反叛在这条道上来回撕杀了30多年。就是近代的30年代,四川的刘氏、杨氏军阀都争先恐后在这条道上争地盘;红军入川后,几次大的战役搏斗也都在这条古道的周围发生……。

  刻在今平昌江口镇汉中路一条人工开凿的石峡栈道旁的“石峡颂”说 ……水汇岷江,云连秦栈,剑阁夔门,东西相间,玉垒铜梁,秀分厥半,拾级连登,置身霄汉”。它是由平昌人廖纶(江苏道台)在光绪时镌刻上去的,它对这条叫荔枝道也好,米仓道也罢的历史和地位已作了精辟的注脚,我等晚辈还可多说吗?

  注:巴州志校注载:一、《群芳谱》明.王象晋撰,30卷;二、杨日升,明代诸生(荔枝杨栁村人),“遁迹林下”(隐居耕读)。笔者查到:本县东蜈蚣村(与杨栁村接壤)有其弈棋的棋盘石和他留下的祈雨台、神道碑等。碑载:他九十一岁无疾而终;三、神道碑上的牟月川是杨日昇的舅父。(见图,在平昌江口镇)

  参考资料:平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出版《平昌政务志长编》、《巴中文化系列丛书》、《四川日报》、《中国文物报》

【责任编辑:苦菜花】
页面功能:【打印】【关闭